二十一岁,直面选择,一往无前

2020-11-26
  1. 生日
  2. 二十一岁

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/ 我将轻声叹息把往事回顾 /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/ 而我选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/ 因此走出了这迥异的旅途。—— Robert Frost《未选择的路》

今天,又是我的生日。

恍惚间,望着窗外和去年今日如出一辙的阴雨与夜色,感受着同样分明的寒冽与温暖,回想这一年的经历,其间有太多的无奈与纠结,即便如今一切尘埃落定,似乎也有些不真实的错觉。

所以,还是写下来吧,用文字定格这一年与这一刻的思绪万千。


二十一岁,我最大的关键词毫无疑问是「选择」。

选择要不要读研,选择毕业后何去何从……似乎每一个都不是可以轻易做出的选择,而且会对我未来数年产生深远的影响,但不论如何,我最终做出了自己的选择,也即将在我所选择的路上一往无前。

去年今日,我正在字节跳动经历我人生中的第一份实习,直至春节前的离职。本打算在春节之后去另一家公司开始新的实习,却因为不期而至的疫情而被迫在家度过了最长的寒假,打乱了原本的计划。直到夏天,才得以前往微软开启我的第二份实习,收获了和字节跳动在许多方面完全相反的实习体验。这两份实习经历,成为了我做选择的基石,让我最终能够坚定地做出选择。

至于这两个选择的答案,不过是简简单单的两句话:在夏天我决定放弃读研而直接工作,在秋天我决定毕业后去阿里巴巴工作。可这些选择的背后呢?这些选择的未来呢?一切都复杂而混沌。

第一个选择可以追溯到两年前,早有准备,因而在最终决定时并无太多纠结。

十九岁的我在经历了简单的「科研体验」之后,对读研与学术研究产生了深深的自我怀疑。在其后的日子里,学习与生活之余,这个问题一直萦绕着我,而伴随着亲身实习体验与前人经验分享的交叠,我的答案渐渐明朗:我更适合做一个工程师,而非研究者,而且我也更想成为一个工程师。因此,在今年夏天,手握保研资格的我,没有参加任何夏令营,用 《我为什么放弃保研,选择直接工作》 正式宣告了我的选择。

第二个选择其实更为复杂,留给我的时间也更加少。

决定毕业工作,我便开始了秋招。投递简历、笔试、面试,其间漫长的等待,以及收到 offer 之后的讨价还价,时间线自秋入冬,直至我生日的前一天,我正式寄出了我的三方协议,终于尘埃落定。自我反思,其实一开始的我有些下意识地在逃避这个选择:虽然没有广撒网地收割一大堆 offer,但是依旧没有提前想好自己究竟打算何去何从,而是投了好几家各有优劣的公司(给自己挖坑),直至收到带薪 offer 的那一刻,才被迫真正开始抉择。

诚然,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不过是职业生涯的开端,即便选错了,也有足够的空间可以腾挪调整。但对我来说,从各有优劣的公司中做出选择,依旧是一件困难的事情。在数日的痛苦纠结中,看似坚定清晰的决策逻辑被一次次推倒重建,我渐渐意识到,与其说我是在选择公司,不如说本质上我是在拷问自己究竟想要得到什么:是轻松的工作氛围吗?是到手的高薪水吗?还是安逸平稳的生活……自我认知是痛苦而困难的,甚至有些残酷:我不得不面对许多无奈的现实枷锁,感慨天不遂人愿。但一切也无可避免,直面选择是我唯一能做的,或早或晚,早些面对反而能给我更多的试错空间。

或许有些朋友会对我最终选择去阿里巴巴工作有些讶异,我也同意这确实不是一个完美的选择。但如前所述,每家公司都有各自的优劣,没有完美的选项(事实上或许有,但可惜我手头上没有)。选择的过程便是取舍与妥协的过程,只能从中尽量找出与自身目标相契合的部分,并权衡其弊端是否在自身的接受范围内。于我而言,考虑种种因素(较为私人,此处就不展开叙述了),在现在的我看来,这已然是最不坏的选择。

我曾数次设想一个场景,宛若梦魇:多年之后,生活不如意的我回首现今,后悔没能选择另一条道路。但反复纠结之后,我意识到我别无他法,只能坦然:谁又能预知未来呢?即便给我一万次机会,站在此时此刻,不借助更多的后验知识,我想,我也无法做出更好的选择。

所以,直面选择之后,只管一往无前吧。

不论如何,祝二十一岁的我生日快乐。

注:由于身体不适,本文开始于 2020 年 11 月 26 日,实际完成于 11 月 27 日